钢结构厂房因为工艺布置的要求,一般都需要大空间,结构通常采用框架结构,在层数较 多、工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框剪结构。结构布置的原则是:尽量使柱网对称均匀 布置,使房屋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相近,以减小房屋的空间扭转作用,结构体系要求简捷、 规则、传力明确。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和变形突变的凹角和收缩以及竖向变化过多的外挑和内 收,力求沿竖向的刚度不突变或少突变。
(一)地震区的厂房宜少设或不设防震缝 地震区房屋的伸缩缝是合一的,当房屋较长时,宜采取下列一些 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以少设伸缩缝及防震缝;施工中,每隔 40m 设置一道 800mm~1400mm 宽 的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设在结构受力影响最小的区段;在温度影响较大的顶层、底层、山 墙和内纵墙端开间的墙体等部位,适当提高配筋率;加厚屋面隔热保温层或设置架空层形成 通风屋面。
(二)合理布置电梯间的位置 多层厂房由于设备、货物很重,竖向运输的需要,均要设置电梯。钢筋棍凝土电梯井筒 刚度很大,应充分考虑电梯井筒对建筑物的偏心影响,在结构布置上尽量避免电梯井筒布置 在建筑物的角部和端 部。
(三)控制横向框架与纵向框架的周期 由于多层厂房跨度方向尺寸较大,柱子少;而柱距方向尺寸较小,柱子多。一般都是横 向控制,使纵横向的抗震能力大致相同,不仅有利于抗震,也使设计更为经济合理。